一起学《左传》之桓公七年文字版
原创 龙田有雨 南山古社 2019-07-06 11:39
由于俺普通话很成问题,所以这一期请了一位小姐姐@刘子默 录音,朋友们听听看效果咋样。更习惯听音频而不是看文字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我们喜马拉雅账号“古社国学”,相关音频会第一时间更新。蓝色字体为《左传》原文,后面黑字字体部分是讲解内容。
◇桓公七年
【经】七年春二月己亥,焚咸丘。夏,谷伯绥来朝。邓侯吾离来朝。
【传】七年春,谷伯、邓侯来朝。名,贱之也。
夏,盟、向求成于郑,既而背之。
秋,郑人、齐人、卫人伐盟、向。王迁盟、向之民于郏。
冬,曲沃伯诱晋小子侯,杀之。
大家好,我们继续一起学习《左传》,今天要说的是鲁桓公七年的内容。
鲁桓公七年,是公元前705年。这一年的周历二月二十八日,鲁国焚烧咸丘田地,这样做有两个目的,其一是把一些小动物赶出来然后加以捕猎;其二是通过焚烧将潜藏着的害虫烧死。直到今天,农村一些地方在初春耕种之前,仍然还会采取这种方式。咸丘这个地方,在今天山东省巨野县东南。
夏四月,榖国国君榖伯绥和邓国国君邓侯吾离来鲁国访问。因为不是同时接见的,所以分别记载。《左传》说,《春秋》之所以在称谓上加上他们的名,是因为轻视他们。关于这次来访,《春秋》记载的是在夏天四月,而《左传》却说是春天,针对这种时间记载的不同,杜预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春天就来了,但是夏天才正式举行接见礼仪。清代学者赵翼则认为,这是因为《春秋》用的是周历,而《左传》用的是夏历,鲁桓公六年周历四月,则是夏历三月。究竟如何,有待考证。
关于榖国,都没有查到专门讨论它的论文,只说是很可能是殷商时期就有的一个古国,可能为赢姓,故地在今天河北省谷城县西北,春秋时候被楚国灭掉。而邓国,也是一个古国,甚至有说法认为夏朝时就已经存在,春秋时被楚国灭掉。今天湖北省襄樊市西北的邓城,是它的中心区域。关于其国姓,有子姓、曼姓、姒姓等不同说法。先秦时期很多古国尤其是小国的历史,还有待进一步考证。
在鲁隐公十一年的时候,周桓王在赏赐郑国一部分土地的同时却又收回了一部分,而赏赐这些土地中不少都是周桓王自己都没有控制住的,所以郑国可以说拿到的是一张空头支票。这当中就包括盟地和向地。估计是郑庄公拿了空头支票不干,要用武力征服这两地,所以鲁桓公七年的夏天,盟、向两地的人扛不住,向郑国求和。结果,一转眼却又叛变了。于是,秋天时候,郑国拉着齐国、卫国一起讨伐盟、向两地。然而这个时候却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:周桓王这个时候跑了出来,把盟、向两地的百姓迁到了洛邑附近的郏地。通过这个细节,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当初周桓王给郑庄公空头支票就是故意为之,目的就是想让郑庄公名义上拥有土地但却不能实际控制,他好看笑话。结果没想到这郑庄公不是吃素的,还非得要把这些土地吞下,周桓王一看,这可不成。我把人口迁走,把劳动力迁走,给你留下空地。
鲁桓公三年,曲沃武公攻打并杀掉了晋哀侯,晋哀侯死后,晋国人立哀侯的儿子为国君,是为晋小子侯。鲁桓公七年冬天,不知道曲沃武公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,将小子侯诱骗出来,然后杀掉。曲沃武公是铁了心要将正统的晋国国君斩草除根,自己鸠占鹊巢。晋国将面临什么样的状况,而各方势力又将如何反应,我们在下节再继续讲述。
如果您觉得本文可读,请分享到朋友圈帮忙扩散一下,谢谢大家。
《左传》隐公元年讲座内容
《左传》桓公元年讲座文字整理版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- 上一篇:赛微微电等新设智能科技公司,含AI业务
- 下一篇:没有了